所谓的“私域流量”,是指从网络公共空间内所吸引的,顺利引入到专有平台/社群/网站/会籍的客流。
对于所有to C企业来说,私域流量都可能带来额外的触达和转化,实现精准营销。所以很多公司都很看重这个,在很多人的眼里,它是一种非实体的数字化资产。
而与之相对的“公域流量”,
我是在2018年左右第一次听到“私域流量”这个概念的。
我不知道算早还是算晚,但是很快,这个词就成了当年的行业关键词。
又或者说,一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人都还在研究它。比如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私域流量,怎么控制私域流量,怎么使用私域流量。
之所以说是绝大多数人,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跟我一样,已经开始意识到“私域”和“流量”这两个单独的词之间存在着先天矛盾。
只有公域才存在“流量”的概念,因为流量本身只发生在公共范围内。
先说今天的结论:私域里应该有的,本来不应该是流量。
私域到底该有什么?
答案是服务。
“人即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
这是张小龙在2019年的微信公开课演讲中说的原话。
过去我们曾经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虚拟机器客服是可以取代人的。
严格来说,我认为那不是服务,只是一种指引。
因为虚拟客服其实不能真正回答你的一切问题,本质来说,他们跟一本能自动翻页的说明书没有太大区别。从使用者的角度上来说,很多时候这些自助式服务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甚至还会在情绪上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我的问题反复无法解决的时候,虚拟客服不会安慰我,不会道歉,只会冷冰冰的反复指引我做没有意义的操作。
所以说,服务的本质始终是人。
从人即服务的原点出发,更具体的场景可能是,一个服装导购、快递小哥或保险经理,用企业微信添加了客户微信,和个人微信使用场景类似,用户可以在聊天消息、群聊或朋友圈看到产品上新、促销信息或是售后服务。
私域的获取难度,与公域的来源有很大关系。你的粉丝可能来自京东、淘宝、线下门店,也可能来自短视频、B站、小红书等平台,而不同公域平台上的粉丝,转化到私域的难度是不同的。而私域的粘性是很高的,因为一旦跟用户成为了微信好友,你就可以通过发消息、发朋友圈的手段,将你的信息自由、反复、稳定地传递过去。
但是,个人微信和朋友圈,更多是生活化的空间,如果出现过多的商业因素,任何人都会产生排斥心理。
所以,商业范围内,需要一个能让企业和客户之间亲切且不冒犯的工具或者平台。
于是就诞生了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
你用过企业微信吗?
你怎么评价这个产品?
上个月,他们开了一个会,在大会上宣布用:企业微信用户量正式超过4亿。
疫情期间,很多人开始使用。
复产复工之后,在线办公的需求整体降温,大部分的办公app都出现了下滑或者增长乏力,而企业微信却还在保持强势增长,已有用户的流失率非常低。
为什么?
腾讯微信事业群副总裁黄铁鸣将企业微信比喻成一个连接器。
企业微信的成功,其实就是贯彻了“私域服务”的概念。
比如销售行业,以珠宝品牌周大福为例,店员会有自己熟悉的客户,了解他们的喜好、习惯,建立起微妙的平衡,能够向熟客推荐合适的新品,但又区别于强硬的群发推销。这样形成的每一次交易,都能进一步加深双方的连接,让服务变得更有温度,更真实。
这也是企业微信的核心优势。企业微信就像是这样一个连接器,是服务的延伸,将线下的服务延伸到线上。把客户添加到企业的企业微信上面,另一端的店员是一个有温度的服务者,而不是自动回复的虚拟机器。
AI机器是被动的,需要你先向它寻求帮助,才会给出回应。而极致的服务更应该是双向的,不仅能够满足你的要求,还能主动发现你的需求。
在企业微信之前,企业TO C的窗口有官网、公众号、小程序等工具,这些都是被动式地等着顾客来敲门。因为背后不是真人服务者,无法提供一个如线下门店的店员那般,恰当而主动的服务。这是企业微信的价值所在。
它将人带来的服务最大化,为每一个店员提供一个窗口,高效地连接更多的客户群,从而实现更具粘性的忠诚度和复购率。
人的温度是不可取代的。比如在节假日期间,品牌店员通过企业微信给你发送祝福消息,和品牌公众号推送一个祝福图文,带给客户的感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当你用正常的口语询问客服时,你更希望得到的一定是人工客服的帮助,而不是冷冰冰的“询问xx请按1,询问xx请按2”。
个人消息有一种专属感,是点对点的直接沟通,而在过去,AI客服对人的模拟度再高,也始终隔着一道屏障,这个屏障就是无差别的大众。
新的功能
在大会上,企业微信发布了两个新的功能:
1. 互通群支持发红包
2. 和微信互通的客户群人数上限增加到 500 人
这两个功能,其实都是在为私域运营和服务助力。
第一个不用说了,很容易理解,主要说第二个。
以前我们一直在想,运营的尺度在哪里?一个人所能够覆盖的服务范围是多少人?从 3.0 版本的 100 人,到疫情期间的 200 人,增长到现在的 500 人,企业微信一直在衡量这个覆盖的能力。
一个群能够提供有效服务且不混乱的极限,就是这个数字。小了,浪费,大了,难免不周。
而且,不止于此,企业微信对群的管理功能也进行了补充。比如防骚扰、防广告、黑名单、禁止改群名、群成员去重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微信的客户群有「在职继承」的功能,可以有效解决因员工离职带来的客户管理问题,让后继员工可以无缝衔接,离职员工无法带走客源。
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企业跟用户之间可以更近距离,提供更有效且不冗余的有温度的服务。
to B or not to B,这是个双关
除了有温度的服务之外,我们还经常会有一种科技已经很发达了,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了的错觉。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因为有这种错觉,很多人才很难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除了有温度的服务之外,我们还经常会有一种科技已经很发达了,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了的错觉。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因为有这种错觉,很多人才很难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比如在疫情期间,很多消息传播还依赖在小区保安亭的广播喇叭,电梯口张贴的布告,老师打几百个电话逐个传播,微信群里口口相传,居委会的上门统计……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的问题。
2019年,中国五百强企业中许多已经使用了企业微信的服务;2020年,对企业微信来说,增量大部分来源于快速下沉,中小企业的接入使用。
比起周大福或者西贝那样的大企业,其实中小微企业才是最需要企业微信的主体。
因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他们的试错空间更小,人力成本更高,抗风险能力和运营周期远不如那些根深蒂固的大企业。
通过案例整合,企业微信将中小企业自身的数字化需求总结成了几类模式,让中小企业能够切实看到解决方案。
首先,对于传统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对存量市场挖掘“管理红利”,也就是说,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节流创收。
其次,城商行等企业机构,需要在技术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体验“新助手”。
这次开会的时候,企业微信方面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需要和家长保持即时沟通,上报体温,在过去,这种通知一般通过家长会或者普通微信群进行群接龙,老师收集后还要一层一层上报年级、学校、教育局。
但企业微信则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陕西某市,企业微信在3天内便完成了全市 13 个区县、五个直属教学单位共 1300 所学校教师、家长数据的导入和关注,借助企业微信班级群功能,在上线第一天用短短 1 小时内通知了全市 48 万教师和家长,8 小时内快速回收了 22 万人左右的健康数据。
我们都说数字化,但事实上最先体验到数字化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最基层,最急需的行业或者群体。
“企业微信一直都在讲的很核心的事情,就是‘连接’,连接人和人、在教育行业,就是帮助学校、教育局连接学校内的设备,建立局、校之间的联系。”企业微信团队说。
通过私域,实现对已有用户的沉淀和后续服务,才是企业微信作为一个平台乃至于工具最重要的功能。
仅用1年时间,企业通过企业微信服务的微信用户数实现了倍数级增长,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企业微信自身增速,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企业微信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平台。
服务的本质,始终是人
在会后的采访中,腾讯微信事业群副总裁黄铁鸣说:“以前,企业在线上只有一个官网,或者只有一个公共账号,企业微信出现了以后,就可以让企业里面每一个对外服务的员工都成为自己的一扇窗户,在对外提供服务的时候会有一种给到客户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就不是我打开一个官网,或者面对一个小程序,而是一种几乎等同于面对面的服务,只不过现在,我们把这种感觉挪到了线上。”
据了解,企业微信目前仍然没有要进行商业化的计划。
对于一个已经存在了快5年,500强企业覆盖率也很高的工具类平台来说,是很需要勇气和毅力的。
上个月,在我们的年度峰会上,我们使用了“伟大的复利”这个主题,所谓复利,其实指的就是不以短期的盈利为目标,希望能够跟品牌、客户共同完成长线的增长。
对于平台类工具也是一样,只要能够真切的解决企业的需求,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和价值,给它带来价值,用户就自然会使用和跟随,企业想要成长,最先需要去思考的不是商业价值而是如何让产品更好的满足需求。需求满足了,复利才会源源不断。
扫码加入私域流量学院,更多的私域流量技巧/案例都在这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