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私域流量正文

“一鱼两吃” 社区团购也有流量瓶颈!

李宣 私域流量 2021-03-08 928 0

01

流量

社区团购当下的主流玩法,仍主要表现为一个流量生意。

其中的一条路,是从线下社区便利店、夫妻店来低成本获取流量,再“转化”线上做流量变现。因为目前线上的流量成本很高,玩家普遍面临比较大的流量焦虑。这里面有很大的“套利”空间。

它也在整个市场中产生了“财富效应”,导致线上线下各路玩家都想来挖这桶“流量黄金”。

线上的各大巨头都来了。线下的一些连锁便利店企业也看到了“快钱”机会。

那么,这条流量产业链的链条和挑战点在哪?

第一个环节是将社区便利店、夫妻店的客流转化到线上。媒介主要是微信群。

这一块主要是通过烧钱做低价商品来转化,微信群则是一个营销场景,也是一个效率化工具。社区便利店、夫妻店在微信群内将客流进行线上化连接,连接到线上商城。

这一块的成本主要是商品补贴、地推、团长(社区便利店)激励、宣传推广。目前来看,整个折算下来的获客成本(线上下过单),相比线上目前300-600元左右的获客成本,还是低很多的。

有“套利”空间。

风险则在于未来竞争加大,可能会推高成本。

消费者的认知度也需要培育。由于主流玩家都是在微信群里发商品信息推荐进行转化,用户的购买主要基于当天谁价格便宜,对各大平台的品牌认知度、粘性有些还比较"模糊"。

连锁便利店在这块的优势则是排他性,门店客流的线上化是自己的私域流量。但这也意味着烧钱引流也只有你一家在烧,你能做出的用户渗透率可能是有限的。

第二个环节,留存及变现。

低价引流到线上后,重要是要留存,留存后才能变现。

这意味着,线上需要架构出新的消费场景。如果跟线下门店功能重叠、没有新的场景那就没有停留理由,消费者已经到线下门店了,为什么还要去线上下单、明日自提?

而如果没有停留理由和新的消费场景,单是做低价来引流,那可能会引来大量单纯为薅羊毛的人群。这次低价这次来,没有低价就不来,下次低价下次再来。如果是这样的消费行为,运营成本就很高。

那这个流量变现生意模型就卡在这了,因为这样的用户和消费行为是比较难做流量变现转化的。

所以,关键是要在线上架构出新的消费场景,能让消费者目的性、计划性前往,并形成心智。

这一块,《商业观察家》认为,重要的可能是看用户线上停留时间。有停留可能说明消费者是目的性前往,消费者在线上是能逛起来的。这样才有转化销售及做高客单价的可能。

目前来看,社区团购的客单价水平跟社区夫妻店的客单价水平差不多,主流都在10元左右。

相同的低客单价水平,有可能意味着社区团购与社区便利店、夫妻店的消费场景是有一定重叠的。

重叠带来的问题则是:1、价值创造问题。

如果是同样的消费场景,把线下便利店的客流转化到线上,都是一样的停留时间,一样的客单价,差不多的商品结构,一样的商品丰富度。那增量价值在哪?

太过重叠,线上的团购业务可能只是通过更低的价格在抢社区便利店、夫妻店的部分生意了。

从《商业观察家》近期了解的情况看,很多社区夫妻店也在抱怨,线上的自提客流到门店后,基本没有在店里顺道买点东西的情况出现。

早前,《商业观察家》有听闻某社区团购平台拟出售线下的便利店资产。但是交易未达成,原因就出在这。

社区团购原本设定的盈利模型是“一鱼两吃”,线上把线下客流转化到线上再做流量变现生意,线下的便利店B2B业务做资产包。

但是如果这个模型变成线上线下重叠,线下的流量转化到线上,又反过来抢线下的生意,那这个“资产包”的价值是什么?所以,据称,有潜在的收购方,就明确提出要签回购条款。即约定条件保底,如未来IPO后,还是怎么的,把这个线下便利店资产再回购回去。

不然,心理没底。怕鱼都被线上吃完了,没有第二次吃的可能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能做这个流量变现生意的,可能是有线上生态支撑的才能做,要能实现线上线下一定差异化表现,有能力架构线上新的计划性消费场景的企业才能“一鱼两吃”。

目前来看,兴盛优选的客单价水平可能是主流社区团购平台中最高的,它的品项丰富度也是最好的之一。从《商业观察家》之前的访问看,兴盛优选在湖南市场是有一批核心用户的,年消费能过万元。这些用户多分布在城郊,及购物不便地区。

第三个环节,是履约自提环节。

社区团购主要是用户自提的业务。末端需要社区便利店、夫妻店来组织自提。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块也是个劳动密集型领域,社区便利店、夫妻店要完成整个业务流程,需要做的工作有:微信群内集单、通知收货、门店分货、搬运、包装、沟通、客诉、售后等。

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 ,因此,这个环节的核心还是在于要创造增量价值,要能匹配增加工作量的收入回报。

但如果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是重叠的,线上端没有足够增量创造,那么,社区便利店、夫妻店履约端的积极性和瓶颈就可能出来。他们可能没有动力做这个事了。

最终,一旦履约不够好,用户也难留存,线上流量变现生意还是难做。

02

同质化

以上所述,社区团购目前的一大主流玩法,还是沿袭互联网过去那套补贴流量玩法(未来部分企业有可能会迭代)

这套玩法已经玩了二十多年了。

到现在,互联网已渗透到了中国经济生活的几乎任何一个领域,从服饰到电器到商超到服务到金融,以至于很多60多岁人群对此也都能说得一套一套的。

线上各大流量平台的用户数规模,大量都是亿级以上。7亿级的都好几家平台。然而,整个行业还存在流量焦虑。

可中国只有14亿人口呀。去除儿童与70岁以上老人,也就10亿左右。

其中,千元月收入的低收入人群,国家的数据统计有6亿。中国估计也能有一亿的“羊毛党”,他们就是会到各家平台流窜,只购买最便宜没有利润回报的商品,从他们身上很难赚钱,但他们一不小心就能创造出了一个亿级用户流量平台。

所以,再说用户规模有多大,意义可能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流量产业链”发展到现在,似乎也呈现出了同质化情况。

这在最近一系列舆论事件中有表现,2020年来,中国连续出现社区团购、货拉拉等舆论事件,背后的根其实都出在流量思维、流量玩法上。是低价,或者制造不对称表演低价的业务流程结出的恶果。这些事件可能折射出了过去的那套流量套路玩法的日趋“饱和”与瓶颈。

那么,它未来还会有多大增量应用空间?

如果市场未来突然不相信这一套了,又该怎么办?

《商业观察家》认同峰瑞资本李丰最近提的一个概念,他说未来中国会是好人赚钱的年代。

“随着数据与信息高度流通。人和人之间,或人和信息之间的沟通效率越来越高。靠信息不对称来赚钱越来越难,真正意义上做价值创造的'好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更长期地被行业认可,被市场认可,被服务对象或者说用户认可。所以,我们称之为'好人赚钱'"。

扫码加入私域流量学院,更多的私域流量技巧/案例都在这里!!!

buyiyang.png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