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的路上,我突然刷到了微信广告助手的推送:微信推出了视频号互选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品牌方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品牌调性、目标群体、内容风格),在该平台上邀请合适的创作者进行“内容定制”;
视频号创作者在接受合作邀请后,则会根据品牌的需求及粉丝偏好进行视频制作,按时发布后就能收到佣金。
用大白话说,这就是一个广告中介——品牌发布广告需求,视频号创作者自由接活儿。
哦?难道又有人要在视频号上赚翻了?
01
视频号“官方变现平台”,
怎么用?
仔细了解后,我发现这次的视频号互选平台,不仅让视频号变现能力大大上升了,也丰富了品牌们的投放渠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对“接单”的创作者是有要求的。
1)视频号创作者
对于视频创作者来说,成为流量主,在平台上接广告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 视频号有效关注用户1 万及以上
② 成功完成实名认证及视频号认证
③ 持续发表原创优质内容
不过,现在“创作者变现”还在内测中,只有受邀的创作者能在后台看到。
对于这部分创作者来说,依靠视频号“恰饭变现”只需要四步:
第一步,确认需求后,接受任务。
当有品牌方发布广告需求的时候,平台会通过“通知中心”提醒创作者。
这时,创作者就可以进入到自己的任务后台,查看相关信息,然后决定是否接单。(如果拒绝接单,创作者需要填写拒绝理由)
并且,每个创作者一天只能接一单。如果创作者收到了多条广告需求,当ta接受其中一单后,其他将被自动拒绝。
第二步,制作、上传广告,并可以进行预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步,创作者一定要确认好“甲方需求”,因为如果创作内容和需求不符,品牌方是有权单方面取消合作的。
确认无误后,创作者就可以将视频上传至品牌任务中,等候品牌方确认。
第三步,正式发表广告。
等到广告主确认以后,创作者就可以在“任务管理-任务列表”中选择发布“待发视频”。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和广告主确认发布时间,如果规定发布日期24小时后,仍然没有发布,平台会该次合作自动取消。
第四步,收入结算,查看数据。
合作视频正式发表以后,创作者可以在“任务管理-已发表”处查看效果数据和广告详情。
就目前来看,创作者无需对数据结果负责。
也就是说,无论数据如何,创作者都会在七天以后收到报酬,这笔钱大约是报价的90%左右。
2)企业
除了给创作者以详细的“接单指导”外,官方还贴心地为品牌提供了三种“视频号投放玩法”:组合营销、话题联动和精准种草。
「组合营销」就是字面意思,将朋友圈与视频号组合投放:
「话题联动」是让品牌方邀请不同领域的视频号创作者进行合作:
「精准种草」则是一种推荐合作策略:
针对品牌自身的需求,专门去找垂类优质大号长期合作;通过这种“精准投放,长期合作”的方式,在精准用户群内植入心智,实现高转化。
02
我们能在这个平台上赚到钱嘛?
如果说2020年的视频号,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基建”;那么2021年的视频号,核心发力点一定是“变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Q1-Q2,视频号在商业化上的动作:
1月,视频号接入有赞商城;
4月,上线视频号机构管理平台,支持创业者建立MCN机构;
5月,升级私域运营十大链路,视频号被增加、补充到多个关键链路中去;
据@见实消息,下半年视频号广告业务还会再会提速,这次的「互选平台」显然就是“提速”的第一波动作。
其实,关于视频号做流量主功能这件事,业内早就传出了消息 —— 早在6 月初,就有视频号主收到过“创作者变现”的内测邀请。
长期来看,「互选平台」的推出确实是比较大的利好。
第一,根据官方信息,在这个平台上,能连接到大量「腾讯系客户资源」:
虽然还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些客户资源,但是据我们猜测,应该就是投「朋友圈贴片广告」、「公众号流量主」的广告主们。
第二,微信这次的举动,相当官方认可了视频号的商业价值。官方的认可,势必会给广告主们带来更多对视频号的信心。
同时,开放平台相对畅通的联络渠道,必定会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前来尝试投放,给号主们带来了更多机会。
还有更乐观一些的观点,甚至认为「互选平台」的模式,可能还会被推广到同样有需求的公众号和小程序中。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这种变现模式,对于一些内容生产成本高的账号来说更是如此。
据@新榜爆料,有些创作者虽然已收到内测邀请,但因为账期长等原因,选择了暂时不开通:
“我们的视频号广告投入很多、报价也不高,如果再走平台扣点、加上账期又长,我们的压力会很大,钱会赚得非常吃力”。
同时,对于有变现能力的中小账号而言,之前虽然没有官方渠道,但是大家还是能找到变现方法:
比如直播带货变现,或是将视频号和公众号、社群打包,出售给合作过的广告主。
有一些中小号主甚至担心,自己在平台上的竞争力不如一些大号,反而会给变现带来困难。
可以说,对于中小号主而言,目前它还是稍显鸡肋的。
互选平台给视频号商业化带来的新突破到底在哪呢?我们还需要慢慢看微信下半年的动作……
扫码关注张老师,获取更多关于短视屏的资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