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二十条”的指引下,2023年8月,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数据的资产属性及入表的适用范围、会计处理使用准则、列示和披露要求,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数字经济进入全面产业化发展的大时代,“数据资产入表”作为资产化的有效手段,不少企业涌入数据产业新赛道。本文将从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和通过数据资产实行融资的企业情况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据企业预警通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以来数据资产实现入表案例已上升至37例、40家企业,其中发债城投或其子公司相关案例22例。37例样本事件分布在16个省市,其中山东、江苏两地实现入表案例最多。
从样本企业类型看,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大多为地方国企,这或许与地方国企拥有大量公共数据资源的先天优势密不可分。
从实现入表的数据资产看,主要为交通数据、供水供热数据、社会治理领域数据。
从数据资源获取的方式看,主要有三种:一是依靠企业自身的资产经营获取数据信息,并收集整理加工形成数据资产入表;二是基于公共数据服务平台运行产生的数据。三是部分国企平台公司组建大数据公司,对集团母公司的数据进行加工以形成入表的资产。
例如2023年7月5日,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集团由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组成立。其股东单位共有7家,除原有的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科服集团外,新引入成都5家市级和区级国企。这7家国企除给予资金投入外,还将把成都本地国有企业各领域的数字经济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支持成都数据集团进行数据要素汇聚治理、供给、运营、流通及市场化开发利用。今年1月,该集团已实现数据资产入表,成为西南地区首批数据资产入表企业。此外,2024年3月27日,根据潍坊市国资委网站披露的信息,潍坊市财金集团表示要“加快组建数据发展集团,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和融资“零”的突破,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数据资源被视为一种资产纳入财务报表以来,多地争先试水数据资产信贷融资,不少企业已经提前尝到了“甜头”。据企业预警通统计,去年以来,全国已有40例实现数据资产融资的成功案例,分别落地在上海、北京、江苏、浙江、河北、四川、天津、广东、山东、福建、贵州等17个省市,其中江苏、浙江两省最多;融资类型主要有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行授信、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数据资产增信融资、数据资产质押贷款等。
从目前获得融资的企业类似看,主要以数字科技类民营企业为主且大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城投公司落地案例较少,仅有德阳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德阳市民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兴业银行提供的500万元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和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属企业获得15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授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