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作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企业微信也获得了迅速增长的机会。
12月23日,企业微信举办2020年度大会。回顾这一年,企业微信发布了27个版本,迭代了1128项功能,新增了150个开放接口。
“所有功能的迭代,都只为做好一件事,让‘人即服务’在各行各业有丰富的实践和应用。”企业微信产品总监林莉表示。
去年企业微信的年度大会上,他们发布了与微信互通“人即服务”的功能。通过私聊、群聊等功能,用户可以在企业微信上复用自己在微信上积累的流量,并通过企业微信社群做日常活动营销,用朋友圈做品牌营销。
在过去的电商模式中,流量是中心化电商平台的资本,用户忠于平台而非商家。随着电商红利消退,流量获取成本越来越高,企业经营的重点开始转向私域流量。
“企业微信链接微信后,客户的运营、引流、转化、管理等将有更多的可能性。”企业微信生态合作总经理李致峰称,企业微信是一个双向关系链,客户是企业的私域流量。
在2020年Q2财报中,腾讯首次提到:微信生态正重新定义中国的网络广告,令广告主可在其私域(例如:公众号及小程序)与用户建立关系,使其投放可有效维护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而非只是单次交易的广告投放。
与微信打通后,企业微信成为企业自身私域流量沉淀的新工具。
在最新发布的版本中,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的能力再次升级:客户群人数上限提升至500人,并支持发放客户群红包,离职、在职继承和互通开放能力进一步优化。
来自企业微信团队的数据显示,经过三年的积累,企业微信上有真实企业与组织数已经超过了550万,活跃用户数超过了1.3亿,目前企业通过企业微信连接及服务的微信用户数已经达4亿。
企业微信在这次年度大会上还正式发布了面向教育、政务以及中小企业的“企航计划”,将为相关合作伙伴提供12亿元数字化扶持基金。
具体来说,企业微信在商家的私域运营中如何发挥作用?
媒体群访了企业微信生态合作总经理李致峰,以下为对话内容(经全天候科技编辑,有删减)
问:目前企业微信可以帮助商家业务增长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李致峰:我们能够给商家提供一个比较新型地连接消费者的路径,在这个路径上还可以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一个营销的工具。
企业微信有两个核心点:第一,它是以2B的企业身份出现的,个人用户是以个人的号出现,这个身份的切换非常重要。你的权限一打开之后,大家都知道你是工作状态,是在提供服务的,这是它的基础。
第二,它以通讯最高频、最刚需的应用作为应用点。可以发优惠券,最后完成销售之后,发电商的链接,在一个通讯的对话框里就可以实现。这时候我们就给了企业更好去服务自己存量老客户的工具,这是企业微信的价值。
问:对于大中小企业用户的私域运营,企业微信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李致峰:我觉得各个企业想联系自己客户的需求从来没变过,过去大家可能会通过电话,但是现在有了更好的工具。
我们说的企业微信和微信打通,并不仅仅是连接打通这么简单的事,它是可以代表企业本身而不是员工的个人号去连接用户,可以解决很多商业上的问题。
企业微信和微信打通之后,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大量的客户运营、引流、转化、管理等工作,有更多的可能性空间。
问:企业微信在私域业态的角色是什么?
李致峰:这两年私域这个词非常热,企业微信从来不把用户当成是流量,流量更多的是互联网上的一个词,包括商业上的变现。
相比于公域流量,企业微信更容易去承载私域流量的转变。很多人也在说,过去有其他几款运营私域流量的载体,但是好像只有微信做的私域才是真正的私域,因为12亿的用户在这里,你只有在用户最多的地方,才能建立好自己的用户群。
无论是跟合作伙伴还是客户,我们一直在讲述我们的产品逻辑。我们不太鼓励大量的营销,企业微信倡导的是给消费者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问:企业微信和微信在私域业态的角色有哪些区别?
李致峰:过去微信公众号也好,其它产品也好,你关注了它是单向关注的,它并不知道你是谁。企业微信就像原来加好友一样,你加我,我加你,是一个双向关系链,它本身的价值比原来纯广播式的单向关系更紧密。
我们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非常高效触达的服务通道,所以我们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把有温度的服务送到客户身边,我们扮演这样一种工具的角色。
企业微信朋友圈一天只能发一条,我们做相应的控制,希望能够尽少地去打扰到客户,让企业把更有价值的东西给到客户,而不仅仅是一个宣传,我们相信商业的本质还是最优质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
问:未来企业微信想要打造怎样的生态?
李致峰:我们对生态的态度是: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希望跟大家融会贯通,我们做好土壤,让生态园长出不同的树、花,变成一个非常有效的体系,而不是说我们中心统一。
我们从来都不愿意当很强硬的管理者,这也不是企业微信的风格。我们跟合作伙伴的关系也非常地清晰,就是帮助大家取得成功。
企业微信授权服务商,客服电话:4006601126。
更多企业微信的问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咨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